Media coverage

  • Control of technology key to a healthier, happier life

  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(May 2017)

    The secret to a mindful home, experts warn, is that “we need to know how to and when to unplug so that we are not constantly being bombarded by technology”.

  • Ming Pao Health (April 2018)

    腦神經科學證明,靜觀練習會改變大腦的功能與結構

  • 【杏林在線】唔止發呆咁簡單 (June 2018)

    靜觀練習強調把人的專注力帶回當下一刻。近年,很多臨床心理學、精神醫學及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,多做靜觀有助改善精神健康。今集《杏林在線》會看看靜觀到底是甚麼,是不是坐下來發呆這麼簡單?

  • Podcast One: 日常8點半 (民生.家庭) - 第十一集【香港電台 - 2020年2月12日】

    正念訓練可以提升專注力、情緒管理,保持身心靈健康。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講師王蓓恩會講解如何透過正念練習,在疫情陰霾下排解負面情緒。

  • Podcast One: 健康.動起來 - 《我們在乎你》療癒篇:靜觀 【香港電台 - 2020年2月26日】

    香港人平日生活忙碌,不如一起靜下來,嘗試「靜觀」(Mindfulness),藉著非批判性方式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、腦海浮現的情緒或念頭,以及周遭環境,從而減壓及提升心理健康。

  • Podcast One: 健康.動起來 - 《我們在乎你》療癒篇:靜觀 【香港電台 - 2020年4月20日】

    靜觀可以減壓及提升心理健康,可是平日生活節奏繁忙的香港人未必習慣停下來。
    不如一齊嘗試「靜觀步行」,將靜觀融入站立與步行之中,這樣大家平日往午膳、上班下班也可以練習。

  • Mindfulness 正念與醫護同行【溫暖人間 - 2021年3月4日】

    對於全港醫護人員而言,2020充滿前所未有的衝擊挑戰,處身染疫的最前線,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,變幻莫測的發展,日以繼夜的應變,這股壓力實非筆墨所能形容。

    也就在這一年,籌備經年的「正念醫護培訓課程」終於面世,及時為醫護專業人員提供最適時的關懷和指導。設計和執教此課程的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副總監王蓓恩博士(Venus),對醫護的壓力感同身受:「去年三月左右,醫護人員彷彿身陷戰場,他們不由自主聯想當年的奪命沙士,大家都在恐懼中執行任務。」

    作為資深的正念(Mindfulness,又稱靜觀)培訓顧問、更在梅村道場修習多年的 Venus,極速推出教學短片,分享正念基本功,例如正念呼吸、正念步行等,讓醫護人員立刻可以學習照顧自己、安定下來。這不純粹是一條教學影片,而是發放關懷與支持的能量信息,讓醫護知道他們並不孤單。

  • 減壓奇招未必人人適用 發呆大腦「熄機」 或變胡思亂想【明報副刊 - 2021年12月27日】

   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副總監王蓓恩認為這個“放空商機”很有趣,發呆本身不需要錢,放假到海邊坐坐都做得到,卻被營造成一件有金錢價值的事,“(客人)其實是在購買一種空間環境上的條件,那個條件就是安靜。”
    當安靜空間成為一種商品,反映社會上的人正好有此需要:“無論疫情前以至疫情期間,(大眾)經歷過所有struggle後,這個需求更為明確。”

  • 【OMNI TV interview. Mar 19, 2024]

    Interview by OMNI TV to share the background and application of therapeutic harp music. I hope this introduction can bring more awareness about our work and allow the stakehold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o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we can offer to the healthcare system